高雄市的山區,對我來說是挺陌生的地方。趁著剛放寒假的平日,一家人到六龜三天兩夜小旅行。

走二高經玉井、甲仙,繼續走南橫即可達六龜,車程約2個半小時。

我們在甲仙品嘗特辣麵、芋頭冰。這條街上滿是販賣芋頭冰的店家,還有許多小型的旅社,南橫至今沒有全線通車,甲仙的旅社也因此沒落蕭條。

甲仙國小有可愛的特產造型,甲仙大橋也是少見的芋頭紫.....鄉鎮特色很明顯。

P_20170122_151040.jpg

傍晚來到六龜,近看荖濃溪的河床,竟是如此廣闊。六龜雖經歷八八風災,現今已復原大半,原先公路上的土石坍方、路基坍陷也大多修復,一座座橫跨荖濃溪的大橋,讓人感念重建的辛勞,也欣見這兒重現觀光生機。

P_20170123_121031.jpg

 

這次的營區在不老溫泉區的新開村-草地人。老闆也經營民宿、溫泉SPA。因為平日來,整個營區只有我們一帳,我們把睡帳搭在草皮,利用營區的雨棚當客廳,非常舒適。

P_20170123_075738.jpg

P_20170122_201404.jpg

第一天(106/1/22)晚上,我們到寶來溫泉區的街上用餐-寶來小吃部。點了梅汁排骨、梅醬炸豆腐、炒綜合菇、炒過貓、炸香檳鳥,店家生意很好,口味也不錯。

P_20170122_191234.jpg

寶來小吃部旁的野生愛玉店真材實料,也很讚。

P_20170123_172324.jpg

第二天(106/1/23)一大早,可以到一牆之隔的新開公園走走,這次帶了剛買的滑板車,正好到寬廣的停機坪試滑。這個公園在八八風災後建立,以追思新開村32名因土石流罹難的村民。也可以到對面的六龜大佛看看,據說大佛曾庇佑建佛像時不慎摔落的工人,在八八風災土石流時也有人躲在大佛腳下而逃過一劫呢

P_20170123_081335.jpg

P_20170124_113359_HDR.jpg

草地人營區的好處之一,是過個街就能泡溫泉,Judy和Melody期待已久,8點就拿著泳圈泡湯、游泳去。42度的水溫,泡得好舒服,還能跳進冷水池裡游泳,或是給小魚去角質。

P_20170123_091848.jpg

P_20170123_101250.jpg

泡完湯已近中午,我們到六龜市區吃午餐,找了家「鄭家粄條」。粄條Q,滷味香,薑絲炒大腸酸鹹有勁,老闆娘說這兩年明顯感覺來六龜露營的遊客多了,介紹給我們幾個景點,下午逛逛。

P_20170123_133456.jpg

六龜地名的由來,相傳是在今六龜大橋底下不遠的河床邊,有六座巨大的岩石突立在岸壁。每逢雨季溪水常常在大雨後暴漲,滾滾濁流淹沒兩岸樹木岩石,但是不論山洪漲得多高,這六座岩石浮在水面,任由一波波濁浪沖激,穩穩屹立水中,遠遠看去,很像是水面載浮載沈的大烏龜。 現在這六座岩石只剩下六龜大橋旁的龜王岩一座,其餘五座已不復見到了。

P_20170123_132802.jpg

扇平山莊有個觀景台,可眺望十八羅漢山,那還有個「十八羅漢山露營區」規畫得很整齊,風景不錯。

P_20170123_140323.jpg

P_20170123_135641_HDR.jpg

接著,我們往「竹林休閒農園 」賞梅。這裡早期是以種竹,生產竹筍、筍乾為主。大約三十年前,筍農認為此地海拔六百至一千公尺高地,氣候較冷,很適合推廣種梅。漸漸地,種梅的人愈來愈多,「竹林」已被「梅園」取代,目前已有四百多公頃,加上鄰近地段,總共有六百多公頃,稱得上專業產梅區。

賴家古厝後院種了很多梅樹,入園收費100元。紅磚瓦的閩南式一條龍院落,至今仍保存完好,正廳還掛著主人的相片,訴說著在民國40年代,由嘉義竹崎來此開墾的夫妻,胼手胝足的建立家園,在山坡上種植梅樹,雖經歷了八八風災的侵襲,但在重建過後的今日,依然梅花盛開,且帶來無數的遊客欣賞這裡靜謐的美好,體會堅強的生命力。

P_20170123_162428_HDR.jpg

P_20170123_164342.jpg

高雄六龜,受創過的小鄉鎮,卻讓我們永遠記得這小地方的美好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